怀化市辰溪县五宝田村百年耕读所沐浴在晨光之中,宛如世外桃源。萧湘平摄
【资料图】
永州市宁远县东安头村,翰林祠进士匾下的少年。萧湘平摄
郴州市汝城县的朱氏总祠。萧湘平摄
刘义彬
这是一个5月的清晨,蛙声渐渐平息,鸡鸣声也开始稀落,潺潺的流水还在耳边不止地奏响,鸟鸣啁啾,远远近近传来狗吠的声音。五宝田村从晨曦中慢慢醒来。
萧湘平从架在一个古旧院落里的帐篷中爬出来,背上他的相机,在开门的吱呀声中轻悄悄走到村头。一层薄纱轻笼着五宝田村,但遮不住晨光中令人惊艳的这个古老寨子。五宝田背靠龙脉山,前依玉溪带,数十栋青砖黛瓦的老房子,挤挤密密抱成一团,却又显得错落有致,安静地矗立在翠绿色的山窝里。
沿着村子里的小巷转悠,地上是厚厚的青石板,或麻石砌成的台阶,两边是厚实的青砖围墙,或木板搭起来的房舍,屋顶一律是黑色的瓦,黑漆大门的两边都贴着红色的对联。老建筑的门楣上大多题有匾额,有的已看不清楚题字了。青砖围墙上偶有斑驳的红色标语,书写在同样斑驳的白色粉底上,标语和粉底也大多被岁月磨蚀殆尽。有农人牵着水牛从巷子里走出来,友善而腼腆地对相逢的路人微笑着,萧湘平回以微笑并递上香烟,时不时举起相机,欣喜地捕捉着眼前的一切。
这是2013年五一长假,萧湘平一行四人驱车来到位于雪峰山下辰溪县的这个古村落,一半为寻找他的同姓宗亲,一半为寻访拍摄古村落的照片。这个世外桃源般的村落没有让他失望,这是一个存在有300多年的古老村落,也是萧湘平专程出门寻拍古村落的第一站。
就此一发不可收,十年时间,萧湘平利用节假日的休息时间走遍了湖南的160多个古村。
……
萧湘平网名“无边”,瘦高个,衣着随意,头发长且有些乱,平时不修边幅,有时显得有些高冷,遇上熟络的人却一脸坦诚地笑。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忠实拥趸,不只是摄影,学美术出身的他同时挚爱着篆刻、书法等传统艺术。
2007年4月,萧湘平来到江西婺源游玩。他发现这里的老房子跟儿时生活的湖南衡阳县西渡镇清江亭有点相似。但他老家的老房子却都在20世纪90年代初陆续消失,再也找不到了,乡愁由此从他的心底蓦然升起。萧湘平心中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紧迫感,他想去寻找儿时的记忆,去走访拍摄更多正在消失中的古村落。
他的心愿得到了妻子的支持,一台车、一部相机、一顶帐篷,两人相牵行走古村落,开始在湖湘大地上寻找他们的精神家园。
在古村落中游走,萧湘平收获的不仅仅是大量古建筑和民俗风情的照片,更大的收获在于,他发现古老中华民族的诸多精神和文化底蕴,就隐藏在这些老建筑、老祠堂、老族谱和古老淳朴的民风之中,都埋藏在古村落的一砖一瓦一碑一匾之中。一般古村落的祠堂里,大多镌刻有“忠孝廉耻”“礼义仁智信”“忠厚传家”“诗书继世”等古训,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生生不息的独特文化根基。
在宁远县东安头村的祠堂里,萧湘平发现一块刻于光绪七年(1881年)的禁山碑,碑文有言:“今夫住宅之有山,犹身之有衣,齿之有唇也……山林之稀疏,何异身之衣薄,齿之唇亡也……”可见老祖宗早就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上升到唇齿相依的高度,与今天我们提倡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岂不是一脉相承?
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在尘封之中……
有人问萧湘平:“你花这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跑古村,苦不苦?累不累?”他总会反问对方:“当你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你会不会叫苦叫累?”
一贯节俭的萧湘平粗略算过一笔账,这160多个村跑下来总开支10万元是少不了的。作为一个四线城市要养家糊口的普通员工,说没有一点经济压力也是假的。好在,爱人与儿子对他既理解又支持。今年4月9日,家人们正在为萧湘平的儿子饯行。研究生毕业的儿子即将进京工作,已订好10日的车票。而此时的萧湘平,正在350多公里以外的临武县一个山村里,拍摄当地难得举行的一场民俗活动。晚上10点多钟,萧湘平站在屋顶的机位上给儿子发信息,说:“对不起,爸爸明天不能送你去长沙坐车。”儿子安慰他说:“多大点事啊,我自己坐城铁去嘛,你安心拍你的,我看你发圈。”凡在外面拍摄,萧湘平都喜欢发微信朋友圈,因为儿子喜欢看。
作为一名资深公益爱好者,萧湘平在拍摄古村的同时,还跟村民交流传统建筑和环境的保护,劝导村民保护古建、古树、古井,他也由衷希望自己所拍摄的图文对村民们有些许的帮助。这些年,有些乡村申报“中国传统村落”,修复历史建筑,找他要图像资料,他从来都是有求必应。
萧湘平本是一个网络达人,他在微信、美篇、今日头条等很多平台都有自己的公开账号,为的是发布、传播和推广湖湘古村落的照片,唤醒大家都来关注这一份行将消失的文化和乡愁。很多人在网上给他留言,更多人因为看了他的图文开启了他们的古村之旅。这对萧湘平来说无异于一汪汪浸润心灵的汩汩清泉,让他在古村落中行走的步履更加沉稳。
Copyright 2015-2022 人人知识产权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3326号-36 联系邮箱:8557298@qq.com